•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z6com

  •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园区动态

    新闻资讯NEWS

    转发:关于印发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产业集群服务基层科技专项行动实施意见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11-05-19 浏览 :4497 发布人:管理员字体: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 、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各有关单位:
    ;
    ;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09]9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县(市)科技进步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34号),进一步提高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产业集群和基层科技工作的能力,我部组织起草了《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产业集群 、服务基层科技专项行动的实施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 ,加强领导 ,组织实施 ,做好落实工作。
    ;
    ; 请将进展情况及时反馈我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和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
    ; 专此通知 。

    ; 附件: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产业集群、服务基层科技专项行动的实施意见


    科学技术部办公厅
    ; 二○一一年五月四日


     

    ;附件:

    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产业集群、服务基层科技

    专项行动的实施意见

    ;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09]9号)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科技部等部门关于推进县(市)科技进步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34号) ,进一步提高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产业集群和基层科技工作的能力,决定开展专项行动(以下简称“两服务行动”) ,特提出以下意见。

    ; 一 、充分认识实施两服务行动的重要意义 ,明确总体要求

    ; (一)重要意义。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企稳向好的关键时期,科技直接面向经济主战场、服务经济发展对生产力促进中心提出新的要求 。提升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区域经济和基层科技事业发展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区域经济质量,有利于落实科技惠民 、激发创新活力 ,有利于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

    ; (二)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深化改革,不断创新 ,围绕区域经济和基层科技发展的需求,发挥生产力促进中心作为科技服务业核心载体的作用 ,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和科技事业发展的能力 ,推动我国生产力促进事业科学发展迈上新台阶 。

    ; (三)主要任务。面向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各环节,构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围绕基层科技工作的总体部署 ,加强服务能力建设,促进科技创新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基层科技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面向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培育核心服务能力,加快推动科技服务业、新兴服务业的发展 。

    ; 二、深入园区集群,提升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 (四)完善园区和基地的机构布局。引导生产力促进中心主动进驻各类园区、基地和产业集群 ,扩大服务覆盖面,优化体系结构。支持高新区、农业科技园区、可持续发展试验区 、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和软件产业基地建立生产力促进中心 ,并在国家级示范中心认定中单列计划,重点扶持 。

    ; (五)加大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力度 。按照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的总体部署,围绕区域主导和优势产业,建立一批公共服务平台 ,促进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攻关,促进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创新建设和运行模式,提高平台的专业化服务能力。打造一批以生产力促进中心为主体的特色平台 。

    ; (六)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发挥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推动企业、高校院所和科研机构等围绕产业技术创新的关键问题 ,开展技术合作 ,引导或参与建立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技术转移,提高创新效率,促进知识成果传播、转化、应用,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提升产业竞争力。

    ; (七)大力培育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深入了解企业的创新需求,支持企业加强创新发展的系统谋划  。开展专题辅导 ,帮助企业申报和承担各级科技计划项目。协助企业引进和培训各类创新人才。推动传统行业企业技术和产品的改造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 。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

    ; 三 、创新服务方式,提高为基层科技服务的水平

    ; (八)增强服务县域经济的能力。围绕区域主导产业,提高专业化服务能力 。立足“一县一业”,加强服务基础设施和条件建设 。支持县域生产力促进中心提升服务主导产业的能力 ,建立生产力促进中心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联盟 。加强资源集成和共享 ,重点支持县域中心参与各专业化的生产力促进联盟。

    ; (九)大力促进农村科技进步 。围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大力度支持生产力促进中心参与农业科技特派员、农村信息化、农业专家大院等工作,落实科技支农惠农政策 。支持生产力促进中心积极参与星火培训学校建设 ,加强农民技能培训 ,促进农村科技创业。

    ; (十)深化行业中心与地方中心紧密合作。提升行业中心对县域中心的支撑能力,加速行业中心服务重点的下移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二次开发。引导行业中心采取设立分支机构 、联合组建机构、签订合作协议、远程服务等方式,与地方中心开展实质性合作。开展转制院所行业中心市县行活动 。

    ; (十一)组织跨区域对接,支持东西部生产力促进资源互动 。完善互帮互助机制,大力促进东中西部各个层面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合作和交流 。启动生产力省际合作展望计划,引导体系建设重点省加大与西部省份的深层次合作 。坚持分类指导,鼓励西部地区具备基本条件的省份开展体系建设重点省试点。

    ; 四、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打造生产力促进资源优势

    ; (十二)培育科技服务核心能力 。引导生产力促进中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针对企业技术创新和公共科技服务需求 ,重点发展研发设计 、知识产权 、技术交易、科技创新创业、科技金融、信息咨询等专业化服务,提升服务的科技含量,支持生产力促进中心承担现代服务业等科技计划任务。

    ; (十三)深化业务联盟建设 。建立和完善依托市场机制的跨区域业务联盟,深入推动工业分包、工业设计 、科技金融 、新农村建设联盟建设,启动技术转移、咨询诊断联盟建设。加强对区域性联盟建设的指导 ,促进全国性与区域性联盟的合作。

    ; (十四)创新服务模式 。推动生产力促进中心和业务联盟参与科技服务业专项行动,创新支撑社会化公共服务的方式,探索市场化服务的机制,加强服务手段、商业模式、服务内容的创新,培育科技服务新业态,进一步提升服务的专业化 、产业化水平。

    ; (十五)加大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力度。抓紧制定全国性从业人员培训教材,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开展从业人员轮训,重点培育一批中心负责人、业务骨干和青年后备人才 。建立从业人员资质认证制度,逐步实现持证上岗。

    ; (十六)加强对外合作 。加快国际化进程,积极参与国际科技服务业的交流合作,加强与国际知名的科研机构、大学开展项目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的技术手段。继续做好与台港澳地区同类机构的交流合作。依托园区和产业优势 ,支持生产力促进中心“走出去”与“请进来”。

    ; 五 、加大实施力度,提高专项行动的实效

    ; (十七)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支持力度。科技部将加强对专项行动的领导,发挥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的作用,创新支持方式 ,提高支持强度,优先支持生产力促进中心承担相关工作试点,组织编制“十二五”专项规划 。省级科技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采取切实措施,认真组织实施专项行动。

    ; (十八)总结和推广一批典型。培育一批两服务行动骨干中心 ,加大宣传力度 。做好生产力促进奖的评审工作,表彰两服务行动中表现突出的中心。完善现有信息报送渠道,及时了解各地方创造的新模式、新机制、新典型,认真总结 、提升和推广。

    反馈
  • XML地图